生活永远不会只留鲜花的馨香柔软,还会有沉甸甸的重量。
——黄时恩
这是来到北京的第160天,我刚结束了本学期的第一场模辩。
这真是一场糟糕的模辩。就在两小时前,正方主辩正在开篇立论时,我还想着“这个论应该挺好拆的”。两小时后,我面对写满说不出口的反驳的草稿,满心懊恼。
这有点像160天以前,对北京对北大满怀憧憬的我。
这160天挺神奇,我认识了很多可爱的人,经历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;上过无数堂课,写了八篇算不上好的论文;考了期中和期末,打了几场模辩。它们承载了我的喜怒哀乐,像滋养我的阳光和土壤,丰富了我的心灵花园。
初到北京时是凌晨1点左右,从打车到宿舍,到注册入住手续,收拾好房间躺在床上,才有到了北京的实感。那是18年来第一次离家那么远,可当时的心情更多是雀跃、期待,几乎盖过了想家的情绪。我当时就带着这样的心情,开始了在北京的日子。
开学前的日子是轻松而愉快的,一群十八九岁的少年聚在一起聊天玩游戏,这时候还没有上课考试和论文绩点的压力,我们还能肆无忌惮地熬夜玩耍,为结营式的表演深夜高歌《童年》。当然,正式开学后也会不定时地放肆,会偶尔在深夜聊天谈心,抓紧下课的时间一起吃个饭。我以前并不认为人与人之间能够轻易变得亲近,而就是这么一群人,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我们从原本对彼此一无所知的陌生人,成为一起生活的亲密伙伴。
开学后的生活,是前所未有的忙碌,上课、辩论、国际文化节的表演排练满当当地排在行程上,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24个小时是不够用的。常常在备赛结束的凌晨12点骑着电动车回宿舍,我没有看过凌晨的洛杉矶,但我看过凌晨的北京,也算是另类的体验——空无一人的校园,安静得像是时间静止了。这期间生活忙碌又紧凑,却也带来收获,我重拾对辩论的热情,我认识了更多热爱辩论的队友,我知道在未来的路上,我不会是一个人。
原本平静的生活闯入了亲密的朋友,原本放弃的热忱被重拾,就像原本空旷的土壤被播下种子,我只是手中空无一物的园丁,是他们赋予这片土地阳光和鲜花。
然而生活永远不会只留鲜花的馨香柔软,还会有沉甸甸的重量。我想起高三备考时,当时好像写过类似什么“告别过去,才能给未来的自己冠冕”的句子,而现在的我甚至不知道那沉重的力量,到底是巨石还是皇冠。上课辩论论文考试全部叠加起来的压力,只让我有种被巨石压得喘不过气的感觉。大概不止我一个这么说过吧?“宁愿考统考也不想考期末”就是这么个神奇的想法,在脑海里贯穿了整个期末季。这种压力源于周围人的优秀,和自己的远远不足,而我面对的是完全不同教育体系的考试,完全没底的感觉导致整个人更压抑。高三时写下的一字一句,这时候看来就显得有点幼稚了,当时的未来、现在的自己还在遥望所谓的皇冠。
这大概是此时此刻的我,陷入莫名的迷茫和焦躁的原因吧,在不足中努力挣扎,有时候我并不知道这到底是螳臂当车,还是泰山压卵。所谓的理想和现实真的相悖时,迷惘相应而生,像鲜花陡然失去味道,像皇冠倏然碎裂,我就站在十字路口,我不知道应该往哪儿走,但我还得继续往下走。
这160天是一段重新认清自我、面对自我的过程,这个过程包含了很多快乐,也承受着很多的压力,如果说这是成长的代价,那我甘愿为之付出。但在成长的路上,我依然铭记着高三班主任说的那句话,“多观察,多体会,多怜悯”。
鲜花的美在于浇灌的过程,皇冠的璀璨在于打造的重量,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不再迷惘,但是继续往下走,总是对的。就像老师所说的,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,多体会生命的重量,多怜悯世间的悲欢,播下的种子终会开出芬芳的鲜花,终有一天一定会被生命的皇冠加冕。虽然那一天大概还很远,但从来到北京的那一刻,人生的进度条就在开始走动了,有一天会走到尽头的,对吧。
黄时恩
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8级本科生,来自马来西亚雪兰莪巴生。喜欢写文章、喜欢看小说、喜欢自己一个人,一个现在有点迷惘,但依然在路上的人。
《京声》2019年第1版编辑室
编辑出版 | 马来西亚留学北京学生会
统筹 | 李尉瑷 Vivian 黄筱晴
监制 | 李军劲
秘书 | 温诗韵 王轩茗
采访组组长 | 曹旖温 Yvonne
记者 | 封企阳 董佳仁 黄晶忆 何靖伶 鐘伊雯 刘尉俞 黄诗萱
主编 | 骆有容
主笔 | 鐘伊雯 陈芊静 周易康 黄进泰 黄媺淇 Nur Aiin Binti Muhammad Azhar
美术总监 | 杨雯妃
美术编辑 | 陈佩欣 许依婷 杨千慧 周易康 黄媺绚 黄进泰